老李飞刀 发表于 2022-12-12 09:51

一座城池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阅读会理这座城市的历史时,王阳明的这句千古名言便倏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或许是身居其中,不觉福祉,于是,我肃然整装,神游太虚,去寻觅那些散落在史料和典籍之中的历史碎片,试图从浩如烟海的史料和传说中去解读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一、前尘旧事。   
    对于一座古城来说,从诞生之日起,悠久的历史便是它最可引以骄傲的身份象征和尊贵血统。
    翻遍典籍,会理的出生年月最早的记载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刚出生时它的名字叫“会无”,同一时期它还有个同胞兄弟:三绛,大概在今天的黎溪一带。   
    早在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之后,曾经设置过邛都为郡县,会理即已纳入秦国版图,由此看,会理的历史至少应再上溯两百多年。   
    会理首次进入历史的舞台露出峥嵘,是在汉武帝开拓南方丝绸之路的大事件中。由司马相如“开巴蜀故徼”,“桥孙水以通邛都”,汉朝的开路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逶迤来到了会理。于是便有了从成都出发,过雅安、西昌、会理而至大理、保山,并南出滇越的这一段丝路古道——“灵关道”。   
    会理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是在三国时期,蜀汉建兴三年(252年)诸葛亮南征孟获,属下的大将关索率军来到了这里,留下了诸如孔明寨、鱼鲊渡、关索庙、武侯祠的地名和传说,三国文化在这个古蜀国的治外之地遗留下隐约的痕迹。   
    在历史的湮尘中,会理一直是作为化外之地和光同尘般存在着。只是作为帝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中的一处驿站,在默默地昭示着它的存在感,同时也逐渐构建起了这里源自中华民族儒家精神的文化体系。
    二、蜀云滇月   
    跨过两晋南北朝时期,时间来到了唐代,会无县改名为“会川”,这个名字因“川原并会,诸酋听会之所”而来,并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从嶲州到南诏,到大理国,会理的籍贯归属在西南边陲的政权更迭中摇摆不定,会川县、会川都督府、会川府、会川路、武安州、会川千户所、会川卫、清宁郡,会理的建制名称也一直处于朝令夕改之中。   
    从唐至德元年开始,一直到明洪武年间近六百年的时间里,会理都属云南的南诏、大理国政权管辖,在唐宋五百年历史上,会川是南诏和大理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地处川滇交界处的会理深受到巴蜀文化和滇文化的共同影响浸润。传说中,南诏景庄王世隆的坟茔就葬在会理城西的王宝山,至今县城周边还留存着景庄庙、皈依寺、乌蛮娘娘庙等有关六诏风月的历史遗迹。在地理空间上,会理与滇省的联系更为密切,民间更多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趋向于南方,人们求学、谋生多去往地域距离更近的云南一带,甚至于在民国以前,会理人所称的“上省城”指的并不是去成都而是到昆明。大明状元杨升庵在会理留下了“蜀云滇月共青山”的千古名句,便是对会理川滇锁钥这一特殊地理位置的诗意描述。   
    于是乎出现了一种悖论,在一江之隔的云南人看来,会理是典型的的巴蜀之地。在远隔群山的盆地川人看来,会理又像极了一座滇南小城。在会理人的性格中,不乏云南人的质朴耿介和宽容大度,又有着四川人的精明能干与吃苦耐劳。对待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从不排斥且积极融入,对待外客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不欺生、不宰客,明礼诚信,重义轻利,会理人的品行远近闻名,有口皆碑。
    三、构筑城池   
    在元代以前,会理城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在城郊西北的高古城。从先人们当时的选择来看,西北面是整片盆地的制高点,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位置扼东西南北交通要津,与各部落之间遥相呼应,这里靠近水源,土质肥沃,易于耕作、取土窑烧,是一个理想的守城安营之地。   
    到了明朝洪武年,历经了月鲁帖木儿叛乱的风云诡谲之后,从江西临安府、南京应天府等地戍边而来的士兵屯军于此,县城周边的各种武装势力得到了肃清,朝廷在当地设置了四川行都指挥使司下辖的会川卫。   
    明朝的卫所制度乃是在地方实行的军事建制,级别相当于或略高于今天的地级市,实际上又是对历史上早已有之的屯成制度的加强和发展。“四川行都司“的五个卫各置军民指挥使司,建制升格之后,会理城址的搬迁重建被提上了议程。   
    公元1398年,明洪武31年,远离明朝政治中心的会理城开始重建,负责重建的是会川(今会理)卫军民指挥使孙禧,此前因元朝降将月鲁帖木儿叛乱会理城大部份民居官衙基本被毁,会川卫的政治地位与经济文化发展也亟需一片更广阔的空间以利于其布局和发展。   
    在城河边这一片更加平坦广袤的土地上,孙禧最先着手构建的是一座土质城垣,形成大致的城市格局。继任的指挥李毅再在城墙的外层包砌砖石,砖石之间以石灰、糯米汁、猪血等调和的粘接剂黏合,今天的会理古城仍能看到部分的城墙残垣便是采用这种称为“金包银”的建筑方式,墙砖之间至今仍紧密相连,牢固结实。   
    建好后的会理城“城高二丈三尺,周七里三分,计一千三百一十四丈,厚一丈二尺,垛口一千五百一十四个,城铺三十座;濠宽三丈,深八尺,广一千三百二十二丈”,于是,一座四门齐备,城高河深的卫城便矗立在南丝古道上的川滇交界之地,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要津。弹丸之地的小城内,竟然集全了州署、守府、药局、考棚、书院、孝署、庙宇和大量民居等建筑,成为中国古代城市格局的典型缩影。   
    清咸丰十年(1860年),云南回民起义攻城毁楼,后弃城而去。同治六年(1867年),于城北部修筑了外城,设东西北三关。外城为土城。清雍正十二年,在城中心十字大街建成钟鼓楼,清乾隆时续修完工,成为会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完成了古城形制的整体构筑,形成了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三、以南北中轴线为主的四街三关二十三巷的棋盘式格局且保存至今。经过现代人的精确测量,钟鼓楼的位置恰恰位于会理城的地理中心,在缺乏现代测绘仪器的当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成果。
    四、昌繁之地   
    明代修筑会川卫卫城,是基于这里极其险要的战略位置。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顾祖禹编著的《读史方舆纪要》载:“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都司东南五百里。东至东川府界二百五十里,南至云南武定府界四百五十里,西南至云南姚安府界四百里……卫西控泸水,南环金沙,据两川之间,为冲要之地。云南扰动,北窥川蜀,卫其必争之所也”,会川卫因此成为了朝廷南控滇越,北联巴蜀的重要军事重镇。   
    因为川滇锁钥的地理位置,会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商业价值。这里扼川滇交通要冲,自古商贾往来,物阜民殷,出产丰富,很多东西都通过南丝路经云南转运至国外。《会理乡土志》记:“会理为蜀门户,水陆要冲,以陆而论,近经通衢,由西而滇之大理、永昌;南则由滇省达蒙自,直通越南、缅甸;东南则由昭通达重(庆)、叙(州),直接两湖、江西,均气息遥通,络绎不绝。”。
    很多第一次来到会理的人都不禁感叹,印象中蛮荒不毛之地的崇山峻岭之中,居然会深藏着这么一座气韵不凡的千年古城,文脉底蕴和书卷氤氲在远离中原江南,天府蜀地的偏隅里被虔诚的恪守和保存下来,并且与滇越古国的南诏、大理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了浓郁的氛围传承至今。   
    历史上,会理偏安一隅,少经兵燹,虽历经乱世而未受大的掠劫,保留下了较为完整的城市格局和数量极大的明、清建筑体系。于是乎,会理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中原、江南乃至巴蜀文化与滇越西南文献名邦之间的一个文化链接点,一处文明加油站,为南方古丝绸之路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接力续命,加注能量,同时也造就了自身这一片小小的文化热土。   
    中华文明所有的一切,会理都不缺少。它远离中原,远离巴蜀,很少耗散什么,只知紧紧汇聚,过着浓浓的日子,富足而安途,那么多山岭卫护着它,那么多的马帮商队穿越过它,会理城依然以一种宠辱不惊的气度屹立在那里。虽然也发生过各种冲撞,却没有卷过铺盖九州的大灾荒,没有充当过赤地千里的大战场。只因它一分安全,就保留着世代不衰的幽默;只因它较少刺激,就永远有着麻辣的癖好;只因它有飞越崇山的渴望,便养育了一批热衷诗画书艺的雅士。
    作为昆明、攀枝花、西昌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连接点、交汇地,会理古城与大理、丽江一道构成了川滇结合区域的“古城黄金三角”版图。于是乎不经意间,名不见经传的会理默默跃然成为全国第118个。四川省第八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城。会理古城也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且是攀西地区唯一的古城类人文景区。
    五、人杰地灵   
    明朝建立会川都督府后,“调京卫及陕西兵万五千余人往戌之”,今人的调查统计说这次改置卫所就“留驻五万八千平叛大军,同时广立民屯从云贵川招来屯户十余万口以利屯守”。这样的区划和管理,相应带来了本地人口的大量迁徙聚集。这些守成的卫所士卒来自各地,必然带来了先进地区的生产技术、生活习俗,以及一些昌明的文化。。   
    这是一支庞大的开发力量,许多屯戍的兵士便世代定居此,与当地的土著联姻通婚,繁衍生息。直至现今,这里还有不少族姓是他们的后代,所以,你在当地红彝村落的彝族堂屋里看到“天地君亲师”的神龛牌位,听老人们侃侃而谈他们的先祖来自南京应天府或江西吉安府,就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了。   
    商路的繁荣相应带来了文化的昌盛。汉唐时期,会理就是贬官流客的谪放地。南诏大理时期许多的会理土著在会川都督府任职履责。自洪武年建城后,会理一带很快融入了中原的文化版图之内,整个的社会格局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会理的文脉似乎也如涌泉一般喷涌而出。各种学宫、书院、考棚等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建立起来。明代的科举取士,在这一地区不但突破了有史以来零的记录,而且取得功名的人数骤然涌现之多,竟令人吃惊。据清同治本(会理州志》记载,明代会川卫有进士一名,举人二名,贡生一百五十六名,跟内地一些文化较发达的地区比较起来也并不逊色。   
    倚仗南丝路和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位置和川滇交界的特殊地缘,会理自古以来就成为了人们理想的栖息地。一路奔波而来的商人们习惯把大江大河作为自己行走的标点,却在会理这座小小城池划上了顿号。不管是南下滇缅印度的客人或者是的北上中原的商贩,都习惯在这里卸下茶叶、珠宝、丝绸,进驻小巷子的马店子里打尖、休憩、整顿劳累的鞍马,进行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历代的谪贬流徙的犯官罪人、文人墨客游经会理,与本地的治学之士们弦歌互答,诗书唱和,发达的商旅文化,让会理从古到今都与那些贫穷、落后、封闭的蛮荒之地有着天壤之别。   
    于是这里就留存下钟楼、城门、匾额和碑刻,文塔、魁星阁、仓圣宫、金江书院依然保存完好,十大会馆、景庄庙、白马寺、白云观、东岳庙等痕迹仍在。在司马相如、唐蒙、诸葛亮、蓝玉、赵藩等政治家军事家的宏大图谋和智慧影响下,在留驻过会理的杨升庵、刘瓒、廖坤培等名士文人加持下,会理逐渐充盈了人文气息,西南边陲的一群士子文人满怀倾慕,在岚瘴遍地,蛮荒千里的横断山脉深处,重建并坚守着中华传统文化文明的的一腔赤诚。一座偏远之地的古城奇迹般地完好保存到今天。
    六、还看今朝   
    一座雄伟屹拔的古城墙,仿佛被千年夕阳映射刻划的斑驳霜痕,触摸厚实城墙,时光流沙掩埋的历史传奇,让岁月风铃娓娓道来。   
    青灰色的城墙,是当今会理保留最完整的一道景线,岁月,落满霜雪褶纹,衰草苔痕,城门拱形威严,钟楼巍峨,于晨昏曦暗交映,烟雨朦胧清风,忽闻晨钟暮鼓萦耳,凄凉远古,声声裂帛。踽踽独行城墙旧道,环视四野,念天地悠情,岁月如驹过隙,竟有不知身归何处,今夕何年之感。   
    没有大江大河的雄浑,也难见绝岭孤仞的奇险。会理缺少一眼惊艳的名山大川,原有的旧城池也有些孤零寥落,残缺不全。这座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曾经的重镇,由于偏离了成昆铁路和雅攀高速公路沿线,似乎有些被遗忘和边缘化。但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和工业文明的浪潮并未将古老的传统席卷,失却了曾经的繁华喧嚣,却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古老的遗风习俗,显得和这个喧嚣忙碌的新世界略有一丝格格不入。   
    囿于地方经济实力的匮乏,会理古城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大拆大建和开发打造,街道的青石板有些残破,商铺的招幌也有些无精打采。古城任人进出,没有门票,没有收费景点,更缺少组织有序的旅游团队和喧嚣繁杂的旅游商业气息。这里似乎只是会理本地人安居乐业的一处乐土,千百年来依然是这般模样,原生态,慢节奏,没有被外界过分打扰,依旧自得其乐,清静自在。   
    顺其自然吧,借用藏族女诗人多多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城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城门内,深巷里,墙垣旁,鼓楼上,古城的骨骼和肌理深刻浸润着历史的记忆,深巷小院内充盈着厚道的人间温情,世居的人们承袭恪守着古老的传统和礼仪。千载以来,不灭不垢,不增不减,这是花费再多的金钱也重建不来的沧桑感受和厚重气息。   
    古城的城墙,厚重的青砖,堆砌着前尘旧事。黛瓦粉墙,泛着古老的苍颜,手指轻轻触摸,指尖下的粉墨,滴落成唐诗宋词的清幽,鼻翼稍稍闻嗅,胸襟中便满怀翰墨书香的传奇。这座曾经繁华鼎盛的丝路古城,如今早已褪尽当年金戈铁马的威严,只留下满城春色,一片生机。         
    沧海桑田,斯人已逝,残红飘飞,尘埃落定,而这里的岁月,终归静好。


sjx 发表于 2022-12-14 19:05

会理城历史地图

sjx 发表于 2022-12-14 19:05



sjx 发表于 2022-12-14 19:06



sjx 发表于 2022-12-14 19:06



sjx 发表于 2022-12-14 19:37



老李飞刀 发表于 2023-1-16 09:16

多谢SJX老哥补图!

sjx 发表于 2023-1-19 10:40



赞老兄锦绣文章!

ssrm 发表于 2023-9-17 19:00

你好我可以问一下这个图来自于哪里吗

ssrm 发表于 2023-9-21 20:16

sjx 发表于 2022-12-14 19:06


你好我想问一下这个图来自于哪里吗,有没有文字记载呀

sjx 发表于 2023-9-22 12:18

ssrm 发表于 2023-9-21 20:16
你好我想问一下这个图来自于哪里吗,有没有文字记载呀

网友,你好!
会理历史地图前三张翻印出自《会理州志》;后两张应该来自会理档案馆。
谢谢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座城池